返回列表 發帖

[轉載] 後蓋茨的IT世界

轉載自:圖靈評論
原文連結:http://blog.csdn.net/turingbook/archive/2008/07/20/2679193.aspx

  比爾蓋茨今以壯歲之年隱退,不再掌管微軟帝國的日常工作,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過渡從兩年前就開始了,他的謝幕動作可謂完美:全部捐出數百億美元身家,不為子女留一分一厘。這一驚世之舉再加上他的巨大影響力,自然成了IT業界乃至全社會多日來持續的熱門話題,媒體連篇累牘的報導也實屬意料之中。

  歷史上,從處於黃金時代的各行業中湧現過不少商界钜子,也有不少人曾經進行大手筆捐贈的,比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汽車大王福特、化工界的諾貝爾、鋼鐵大王卡內基、銀行家梅隆(後兩位捐建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是對電腦行業發展影響最大的高校之一)。但是,像蓋茨這麼徹底而且數額如此巨大的,似乎還很少見。大善舉一出,此前各種批評甚至有些妖魔化他的媒體和世人們,調門都不得不降低八度,就連眾多與他積怨多年的競爭對手和開源社區也大多對他的第二人生送去了祝福。

  蓋茨留下了長長的背影,他領導微軟同時也在軟體業執牛耳30多年的功過是非,以及這期間所留下的思想和實踐上的豐富遺產,註定將成為不斷研究和闡發的物件。

  在各大媒體報導中,PC Magazine雜誌前任主編Michael Miller的獨家訪談也許最能反映蓋茨自己的想法。他認為自己最重要的成就是開創了軟體業,創造了人人可以編程的軟體平臺,並使PC普及大眾。他總結微軟的發展歷程,是從Basic到DOS再到Windows,從Windows到.NETInternet,再到建模、雲計算和自然用戶介面。顯然,後兩者是蓋茨眼中的未來重點。粗看上去好像遺漏了Web應用、社區等等重要的內容。

  《時代》雜誌2007年一篇“比爾蓋茨回學校”(Bill Gates Goes Back to School)的文章說,蓋茨是PC革命的中心,也趕上了互聯網革命,雖然晚了一年,但通過IE捆綁的鐵血政策,總算沒有落空,也因此陷入了耗時驚人的壟斷訴訟,某種意義上標誌著微軟黃金時代的結束。之後興起的各種新的革命趨勢,就超過了蓋茨的能力:iPod是藝術性革命,那是蘋果Jobs的領地,MySpace/Facebook是社交革命,YouTube是娛樂革命,這都與蓋茨無關,技術上,他已經落伍了。

  微軟

  ZDNet的專欄女作家Mary Jo Foley長期關注微軟的動態,今年出版了Microsoft 2.0一書,副標題為How Microsoft Plansto Stay Relevantinthe Post-Gates Era,即“後蓋茨時代微軟如何保持優勢地位”。從書中以及她在ZDNet的blog:http://blogs.zdnet.com/microsoft/上,我們可以瞭解許多微軟以及蓋茨的資訊。實際上,微軟對整個行業和自己的未來有著冷靜和清楚的認識。蓋茨這樣總結微軟成功的原因:“不是因為微軟做了什麼,而是因為競爭對手沒做什麼;開始時多數競爭對手運營的很差,他們不知道如何引進具有商業才能和技術才能的職員,也不知道如何將這些人組織到一起,他們不知道如何與世界保持同步。”而微軟面臨的競爭環境顯然今非昔比。蓋茨非常坦然地表示,微軟可能某一天會被淘汰。但是,無論是對雅虎發起的近500億美元的情況未明的收購,還是在Google以31億美元收購Double Click之後,迅速花60億美元對網路廣告商aQuantive的收購,剛剛結束的對下一代搜索技術公司Powerset的收購,還有在新領域投入的巨大人力和財力,都表明了微軟堅定地想繼續成為IT核心的決心。要知道,蓋茨退居二線後,主要的精力將放在搜索上。

  公正地評判蓋茨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雖然他堅持壟斷(他認為反壟斷法限制了有效率的企業獲得更多的資源做正確的事情)引來了巨大非議,微軟許多產品的不盡如人意更加劇了人們的抱怨,但是壟斷也帶來了標準化和迅速普及,而且,蓋茨將壟斷所得全部回報社會,在道德上重新獲得了尊敬。現在看來,很多對蓋茨的批評可能源於許多誤傳和誤解,比如,技術界常有人恥笑蓋茨貴為微軟首席軟體架構師,編程水準不過是當年Basic的水準。實際上,蓋茨的軟體技術水準超出外行人的想像。前微軟員工、現在已經成為著名技術博客和作家的Joel Spolsky就回憶起當年自己進微軟時的面試,蓋茨親自參加,他能夠理解COM物件、IDispatch、Automation與vtable的區別等等一般程式師也未必搞懂的深入技術細節。Spolsky總結:“他是一個真正的程式師。”而且對他離去後,非技術出身的Ballmer獨掌微軟表示了憂慮。

  蓋茨之後,他的接班人已經浮出水面。有意思的是,他們基本上都與蓋茨同齡甚至更大:除了掌控微軟運營多日的蓋茨大學同窗、以脾氣暴躁而著稱的Steve Ballmer(52歲)繼續任CEO之外,蓋茨的技術接班人是52歲的首席軟體架構師Ray Ozzie(Lotus Notes之父)和59歲的首席研究與策略官Craig Mundie。當然,還有44歲的Macromedia前CEO Stephen Elop,他負責年營收達到190億的業務集團(Business Division),也就是Office部門。

  細心的記者們還注意到蓋茨另外提到了微軟的22位技術院士(Technical Fellow),其中包括:

  Windows NT之父Dave Cutler(微軟雲計算平臺)
  Yahoo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和前主任
  Gary Flake(Live Labs,搜索,Web2.0)Web專家
  John Shewchuk(為雲計算擴展.NET技術)Cray公司的前任首席科學家
  Burton Smith(並行和高性能計算)Windows95內核開發負責人
  Mike Toutonghi(廣告平臺架構)Outlook和Info Path的核心設計和開發者
  SuriRaman(OfficeLive)資料庫專家
  David De Witt和SQL Server核心引擎的開發者
  David Campbell(資料和存儲平臺)1992年圖靈獎得主
  Butler Lampson(Palladium安全系統、Tablet PC)乙太網之父
  ChuckThacker(電腦體系結構)Windows Internals一書的作者
  Mark Russinovitch(作業系統)C#之父
  Anders Hejlsberg(開發工具與編程語言).NET框架的技術負責人
  Brad Lovering(下一代應用開發平臺)……

  我在括弧裏注明了他們目前的工作重點,從中我們可以窺探一些微軟乃至整個IT界未來的發展方向。直觀的觀察是,至今仍然在為微軟貢獻大部分利潤的傳統產品Windows和Office已經讓位於雲計算和Web應用,廣告平臺和資料存儲平臺都是為前兩者服務的。

  Google

  一個逐漸清晰的大趨勢就是,整個資訊產業包括互聯網、電信、軟硬體產品服務甚至媒體廣告行業都將走向融合。而融合後的大IT業中,雲計算將成為整個行業的基礎平臺,對於所有針對終端客戶的所有服務和產品(界限將不再清晰,往往是服務+產品,即所謂SaaS,軟體即服務),社區化和用戶貢獻資料將成為常態,而且資料既能夠安全地管理,又能夠在用戶許可的時候比較自由和開放地共用和融合(mashup),用戶使用的設備將形形色色,廣告將成為普遍的商業模式,與服務+產品收費等量齊觀。

  雲計算近來成為大熱詞,它到底代表什麼?其實類似的概念早已發展了多年,經歷了分散式計算、普適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或者pervasive computing)、公用計算(也稱效用計算,即 utility computing)、按需計算(on-demand computing),以及前一陣子還算比較熱的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等等階段。其實拿電力這一傳統行業做比喻,能夠很直觀地理解雲計算的大致意圖。曾幾何時,各工廠都是採用水輪機或者蒸汽機使機器運轉。100年前,愛迪生出現了,他為每個工廠安裝獨立的發電機,從而進入了電氣時代。然而,這並不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在美國天才發明家 NicolaTesla發明電力傳輸之後,愛迪生的助手SamuelInsull產生了集中供電的想法,從而改變了歷史。工廠、商店乃至家庭不再需要自己的發電機,只要接入電網,就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高品質的服務。雲計算正相當於電網,在雲計算模式中,一般公司不需要自己從頭搭建獨立的資訊系統,只需接入雲中,就可以享受廉價而高品質的計算力(IT服務),就像只需插上插頭就能使用電力一樣。個人用戶使用終端設備的門檻也將大大降低,比如通過流覽器和超鏈結、少量的輸入就能實現大部分操作,不再需要獨立的安裝在本機上的其他軟體,甚至不需要太大的存儲硬碟,個人電腦的時代終結了……這正是曾經以IT無用論名噪一時的《哈佛商業評論》前高級編輯Nicholas Carr在新書The Big Switch:Rewiring the World,from Edison to Google中要闡述的觀點。當然,正如電力業的興起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整個面貌一樣,這一大轉變的意義可能才剛剛為我們所認識。我個人認為,這一巨變的影響要遠超出電氣時代。因為它所涉及的是對所有人更加息息相關的資訊。想想吧,Google創始人之一佩奇的夢想是,人們不需要坐在電腦前,也不需要鍵盤,搜索將會自動完成——只要你想到一個問題,Google就會通過手機或者別的什麼(安裝在腦中的無線晶片?)告訴你答案。

  很顯然,來自原先並無直接競爭的各個資訊相關行業,創意產業、娛樂業、出版業、廣告業、軟體業、互聯網業以及為它們提供技術設備的行業都將發生大轉變。因為本質上,這些行業都處在資訊產生和流動的大鏈條上。實際上,按歷史規律,最大的資訊平臺企業只會剩下兩三家,Google很有希望成為其中之一,其他一兩個名額呢?是微軟+Yahoo、思科+諾基亞+蘋果還是IBM+Amazon……?當然,其他參與者也不會面臨末日,更多的公司會變成小型敏捷的資訊創造者,在既有樂趣又有成就感和收益的工作中享受2.0時代帶來的美好生活。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就能更加容易地理解近年來出現的許多看似奇怪的收購和觀點。兩年前的6月,英國電信(BT)的CIO Al-Noor Ramji曾經語出驚人,說Google是英國電信的最大威脅。許多分析師都認為Ramji可能有言外之意,甚至推到了要找外部因素激勵員工之類。實際上,英國電信當時剛剛發佈了一個按流量付費的寬頻數位電視網計畫———BT Vision,並與超級聯賽、國家地理等電視節目提供商簽訂了合作協議,用戶可以使用飛利浦製造微軟軟體支援的機頂盒收看,這被普遍視為電信大融合的一個典型實例。而長遠看,越來越多的人很可能將跳過傳統的管道,通過Google旗下的YouTube這樣的視頻網站收看電視電影節目,恐怕這才是Ramji憂慮的地方。

  不僅如此,Google一方面在美國總部所在城市架設免費的無線網路,一方面又競拍無線運營牌照(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獲得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保證開放的承諾,實際上已經達到目的),儼然要在電信業大展身手,就更不用說轟轟烈烈地發佈Android這個開源手機操作平臺了。而最近 Google與艾美獎得主、著名動畫片導演Seth Woodbury MacFarlane合作,要將他的新片脫離傳統電視管道,完全在YouTube以及其他Google AdSense聯盟網站播放。

  同樣,思科的CEO錢伯斯也多次說過,Google是思科的主要競爭對手,原因無他,思科也不甘於只做底層的“機器盒子”,而開始了 Web2.0佈局。還是錢伯斯的話:“思科的整體發展戰略建立在以協作和Web2.0技術為基礎的創新之上。”也正因為此,思科於2007年收購了網路會議公司WebEx,並作為重點產品推廣,他們的公司宣傳口號也變成了“Welcome to Human Network”。隨後又收購了社交網路開發商 FiveCross和社交網站Tribe.net的開發與經營商UtahStreet網路公司的部分資產。

 諾基亞最近也頻頻收購,不僅完全控制了Symbian,以應對Google Android和蘋果iPhone這些新興手機平臺,而且也轉守為攻,進入對方的領域。比如收購基於位置服務的小型社交網站Plazes,以加強諾基亞的Web2.0網站Ovi的實力;比如去年81億美元收購地圖服務商 Nevteq。此外,諾基亞自己還建立了一個名為MOSH的移動社交網路。而N-Gage遊戲平臺的發佈,也讓人產生更多聯想。

  當然,除了Google和商業模式尚不完全清楚的Facebook外,真正代表了IT業大趨勢的卻是兩家“歷史悠久的”傳統公司:蘋果和Amazon。

  蘋果

  蘋果公司從iPod到iMac再到iPhone,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PC市場上的份額雖然還不夠大,但是增長迅速——2008年一季度美國市場佔有率是7.4%,而一年前才5.1%。iPod是音樂播放器的市場霸主,而且iTune商店也驚人地迅速超越所有傳統管道,成長為全美最大的音樂銷售商,銷售音樂超過50億首。iPhone更是多年未見地成為許多人徹夜排隊搶購的IT產品。更為關鍵的是,蘋果產品成了人人想要得到的酷玩,時尚的代名詞,擁有了大量忠心耿耿的粉絲,這是比任何事情都令競爭對手恐懼的——理論上,只要繼續推出引領潮流的產品,無論是什麼,粉絲都會蜂擁而上。

  蘋果所有產品上的作業系統都是微軟Windows的競爭對手。蘋果公司從2006年開始在全球許多國家播出的系列電視廣告,比較 PC(主要當然以Windows為作業系統)和Mac(作業系統是MacOS),咄咄逼人但是很受歡迎,更是使微軟的品牌受損。據研究,微軟的品牌價值全球排名已經從2004年的11名降落為最近的59名(資料來自Fortune雜誌,Microsoft without Gates,David Kirkpatrick,2008年6月26日)。當然,蘋果將自己名稱中的Computer字眼去掉這一事實表明,它的志向遠不限於嘲笑微軟。iPod 使它成為娛樂業的核心力量,考慮到未來視頻播放器的必將流行,它實際上已經扼住了整個娛樂界包括音樂和影視的喉嚨。到時候,與Google的 YouTube之間的大戰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而iPhone的成功,又使蘋果順理成章地進入無線通信領域,對諾基亞等老牌手機廠商發起有力挑戰。

  Amazon

  在老牌的互聯網公司中,Amazon也許是目前表現最為出色的。它的網上大賣場模式獨步天下,而且網站本身從技術上可以說是集 Web2.0之大成:Ajax特效運用得恰到好處,用戶貢獻的自由評論、標籤、Listmania!(推薦產品列表)、最終購買結果和相關購買行為,作者 blog、產品論壇和社區內置在每一本重要圖書的網頁,另外有askville問答平臺、amapedia Wiki平臺,每個用戶的個性化主頁最終形成大社區……幾乎所有2.0元素都可以在同一個頁面中找到。當然,Amazon的社區化力度還很不夠,是一個缺憾。

  不僅如此,Amazon的業務模式仍然在擴展。首先,Amazon已經憑藉Kindle無線電子書閱讀器成為消費電子產品廠商,而且明顯仿效蘋果 iTune+iPod的Amazon+Kindle電子書銷售模式一年來取得的成就,令業界感到震驚。Bezos在5月的D: AllThingsDigital大會上宣稱,對於所有已經同時銷售Kindle版本的12萬5千種書,電子書銷售已經占到了Amazon總銷量的6%,單單這一點,已經是電子書以前從未取得過的份額。更加有趣的是,Bezos說Kindle用戶買書量是紙書用戶的2.5倍。而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副總裁 Evan Schnittman更從Kindle和Sony閱讀器顯示元件供應商我國臺灣的元太科技(PrimeView)近期的出貨資料,推測出兩種閱讀器合計可能達到100萬,而且增長非常迅速,其中Kindle佔據了60%的份額。這已經非常可觀了,要知道,歷史上類似的電子設備第一年的銷售數位, PalmPilot也只有50萬左右,藍莓是16.5萬,iPod也不過37.6萬!他還估算4周內一本暢銷書的Kindle版本在Amazon上銷售了 4500“冊”,雖然與紙書各管道的總銷售達到78萬多冊無法相提並論,但是絕對數已經令出版商怦然心動。花旗銀行分析師Mark Mahaney預計,到 2010年Kindle將為Amazon.com賺進7.5億美元,從而將為Amazon營收貢獻多達3%。Amazon的野心並不止於此,除了模仿蘋果,它也是當然的數字媒體銷售上的競爭對手,哪天弄個Mindle什麼的和iPod競爭也不是沒有可能。此外,5月份Amazon已經高調推出網路視頻服務。

  2005年,Amazon收購了一家小型的按需出版公司暨印刷廠BookSurge。這一舉動當時沒有引起多少人注意。但是到了今年,Amazon開始發力,BookSurge的業務員到處接洽傳統按需出版業的客戶,引起一片反抗壟斷的驚呼。此外,Amazon還收購了CreateSpace公司,與Lulu.com直接競爭。不僅如此,Amazon的潛在目標還對準了它曾經的主要客戶———各大出版社,人們在 Amazon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檔中看到,它列出的競爭對手不僅包括書店,還有許多出版社。誰能保證Amazon不會越過傳統出版社直接與作者簽約新書呢?哪些作者的書賣得好,怎麼聯繫,它的資料庫裏可是一清二楚啊。

  在雲計算方面,Amazon出人意料地成為業界急先鋒。2006年3月,亞馬遜就發佈了雲計算存儲服務S3(簡單存儲服務, Simple Storage Service),7月發佈消息處理系統SQS(簡單佇列服務,Simple Queue Service),8月發佈了EC2(彈性計算雲,Elastic Compute Cloud)和FPS(靈活支付服務,Flexible Payment Service),去年年底發佈資料庫系統SimpleDB,從而組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雲計算平臺———AWS(亞馬遜Web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你可以通過每個月付租金的方式,通過S3服務使用應用伺服器、資料存儲和網路帶寬,通過EC2獲得計算能力和各種管理服務,通過 SQS使用Amazon強大的消息處理設施,通過FPS輕鬆管理各種付款、現金流動,通過Sim鄄pleDB獲得資料庫系統。

  而且,Amazon提供雲計算服務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種典型趨勢。那就是,一些大型原本並非計算產品和服務主要提供商的企業,因為在資訊技術基礎設施上投入巨大,已經有足夠能力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為更多外部客戶提供計算能力。Google、Yahoo等公司顯然也具有這樣的能力,他們長期不依賴傳統軟硬體廠商,採用開源軟體和廉價硬體以及自己內部開發的技術,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進行大規模海量計算的經驗。隨著更多顛覆性或革新性技術(比如Erlang語言、REST協定、Hadoop、Web2.0、虛擬化等等)的湧現,整個IT世界的圖景仍然處在迅速變化當中。
To infinity and beyond!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