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Gears.com 技術論壇 - AJAX, JavaScript, jQuery, 網站開發, 前端效能優化's Archiver

wmh 發表於 2007-7-22 02:21

瀑布上的房子——造訪落水山莊

原文來自:[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sep/10/life/article-1.htm]自由時報[/url]
文◎ 成寒

[color=darkred]本來只是想在山中蓋一座小木屋,沒想到落成以後,落水山莊竟成為二十世紀最漂亮的現代住宅。放眼至今,除了萊特,這個作風大膽的改革家,有誰敢在瀑布之上蓋住宅?而彼時的萊特,年已近七十,早超過別人正式退休的歲數。[/color]

[img]http://lh6.google.com/hunter.wu/RqJNyhCN5EI/AAAAAAAAAhE/H1fghGhmiFg/s400/fallingwater.jpg[/img]
[color=royalblue]萊特的代表作「落水山莊」坐落於賓州遠離塵囂的森林中,借山落水,渾然天成。[/color]

[size=3]四月中旬的美東依然清冷,天空灰灰沉沉暗暗,霧從山頭緩緩湧來。遠遠地,汽車沿山道蜿蜒爬升,隨峰迴路轉,在群山綠樹間,靜,唯可聽聞的是大自然的聲音。當車駛過橫跨小溪之上的橋樑,訪客急轉個彎,忽而,一泓瀑布隱約可見,瀑布之上,一幢漂亮的房子映入眼簾。又轉個彎,一旦進入建築的範圍,汽車與人分道而行,這時已經來到世上最著名的私人住宅「落水山莊」(Fallingwater)。
不知是第幾次了,跟朋友說好要到落水山莊,隨後又作罷。去年夏天準備好起程,臨行前,我從臺灣打電話到落水山莊,接待的女士告訴我:落水山莊剛籌得資金七百萬美元,正打算關閉半年,把裡外拉皮整容一番,恢復七十年前的「青春」模樣。行程這就樣挪到了今年春天。

[b]世紀第一建築
[/b]
二○○○年底,美國建築師協會選出二十世紀美國建築代表作,落水山莊排名第一。這是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畢生代表作,在遠離塵囂的賓州山間,藉山石落水,渾然天成,蓋成這幢鄉間住宅。萊特著名的「草原風格」,橫向建築,一如芝加哥的羅比之家(Robie House),在此得到充分體現,並與森天林木形成鮮明對比。一泓奔瀉而下的落水,被創造性的融入建築設計之內,人在室內朝外望去,瀑布聲則「可聞而不可見」。

落水山莊室外的細部設計,可看出萊特對大自然的熱愛與運用。混凝土石板一片片嵌入原有的自然山石之內,有陽光的日子,自然形成光影斑駁的灰空間,有「土生土長」之感,是萊特對其「有機建築」的最佳詮釋。

一片片石板堆疊成牆柱,不加粉飾,如堆積木,又像千層糕。我倒是挺納悶,那些沒有加框、光溜溜的大片玻璃是如何嵌入石板縫隙中,而不應聲碎裂開來。

[b]源起[/b]

落水山莊的屋主考夫曼(Edgar Kaufmann)乃匹茲堡百貨公司大亨。兒子艾加歐遊歸來,拜讀過萊特自傳,對此人的理念大為激賞,便投師於其門下。

未久,考夫曼便邀萊特為他設計一棟週末度假小屋,地點在賓州康那斯維爾市一處叫熊溪(Bear Run)的鄉下地方。那兒有山有水,一泓瀑布從石壁披掛而下。考夫曼夫婦的原始構想,是人坐在屋裡能欣賞對面的瀑布,但萊特從一開始就推翻業主的想法,他想把房子直接蓋在瀑布之上。

一九三五年夏,萊特二度造訪熊溪,返家後幾個星期過去,不知為什麼,他一直沒有著手繪圖。光陰的鐘擺,在前後晃蕩,晃蕩,晃蕩。直到有一天,考夫曼因洽公到密爾瓦基,心血來潮決定來一趟春綠市,看看草圖究竟繪得如何。

萊特在工作室裡一聽到這消息,在桌前坐下,一語不發。

密爾瓦基離春綠市僅一百四十英哩||催人的鼓聲愈響愈急。這時見萊特不慌不忙,拈起三張不同顏色的描圖紙,一張畫底層,一張畫二樓,剩下一張畫三樓。眾弟子圍在師傅身旁,為建築史上既精采又緊張的一頁作了見證。

其中一名弟子後來回憶道:「我們全圍在桌旁,目不轉睛,其實心裡緊張得砰砰跳。結果,萊特先生只花了兩個鐘頭,草圖便完稿。比例是八分之一英吋等同一英呎,截面、正面及細部全呈現在眼前,令人忍不住驚嘆。」

當考夫曼趕到,看過圖後顯然很滿意,笑咪咪地交待萊特:「這個設計,不必更動任何地方!」落水山莊就此孕育成形。

[b]金錢就是力量[/b]

萊特一向慢工出細活,這點考夫曼能夠品賞,而工程費超出預算,他也從不計較。

「金錢就是力量。」萊特句句擲地有聲:「一個財富傲人的業主就應該住在氣派的房子裡,這是他向世人展示身分的最佳方式。」考夫曼也點頭同意。當他告訴萊特只打算花三萬五千美元,最後卻追加至七萬五千美元,連同內部裝潢的五萬美元,遠遠超出業主的最初預算,也只好認了。

本來只是想在山中蓋一座小木屋,沒想到落成以後,落水山莊竟成為二十世紀最漂亮的現代住宅。

落水山莊的名氣如此之大。每年遠從世界各地奔湧而來數十萬訪客,試想,這地點偏僻,不像來往紐約、舊金山那樣方便,這趟路猶如越過千山萬水。一棟房子的魅力有多大?甚至在一九三六年,建築完工之前,人們已紛紛議論起落水山莊。放眼至今,除了萊特,這個作風大膽的改革家,有誰敢在瀑布之上蓋住宅?而彼時的萊特,年已近七十,早超過別人正式退休的歲數。

落水山莊很快成為著名的展示品,建築外觀頻頻出現在各大雜誌、報紙和書上。歷經七十年的蛻變,它不僅維持三○年代的前衛風格,事實上,它是萊特的登峰造極之作,也是全美國建築界,以及全世界現代建築的天才之作。

[b]躺在屋裡曬太陽,聽瀑布奔流聲[/b]

偉大的建築,改變人們生活的方式,也改變住在其中的居民。

就萊特而言,建築應與環境渾為一體,美化環境,而非破壞環境。在設計落水山莊時,依他的一貫作風,不單設計房子本身,連同周圍的森天林木一併考慮進去,屋內的家具和擺設也同時規畫在內。萊特一度為業主的老婆設計服飾,以便住在他設計的房子裡,人也成了整體建築的一部分(指水牛城的馬汀之家)。

進入二樓起居室,打通的流動空間,沒有任何隔闔。房間的一面全是窗,窗外是森林。長沙發沿窗擺置,看樣子,開派對時可以坐滿了人,空間仍覺綽綽有餘。

到處都可見紅色。沙發、壁爐、地毯。這是切羅基紅(Cheoke Red),萊特一向最愛的顏色,連他的私人座車也漆這種顏色。

據說考夫曼事先有所聞,曾向建築師表示:「萊特先生,我真的不太喜歡紅色。」
「沒關係,你遲早會習慣的。」萊特答道,充分表現他的霸氣。

從窗框到壁爐,從沙發到地毯,呼應著大扇玻璃窗,將室外大把大把的綠意延進屋裡來,暖暖的紅配上涼涼的綠,倒也相得益彰。

起居室的一角,萊特刻意設計成業主最喜愛的位置:上有天窗,人可以躺在屋子裡曬太陽,聽瀑布奔流聲;低首可見溪流,仰頭可觀天空。

而房子的前花園在哪?就在瀑布之上。那些年頭,考夫曼一家人週末來到山莊度假,清早醒來,由起居室的石階拾級而下,通往溪流,然後跳入瀑布裏游一圈,再回屋裡,放上一張幽揚的老唱片,在樂聲旋律中享用早餐。起居室的地板是大塊原石鋪成,從採石場挖來,未經切割琢磨,粗糙的紋路爬梳過石頭表面。多少年來,愛因斯坦來過。二十世紀建築四大師之一,包浩斯創辦人||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的腳步輕輕踩過,還有菲立普.強森(Philip Johnson)一度抱怨,瀑布的水流聲鬧得他直想上洗手間。

國父紀念館設計人王大閎的兒子王守政,早年曾在賓州大學習建築。他告訴我:「春夏秋冬各訪落水山莊四趟,發現它的水好像漸落漸稀,有點擔心,一旦水沒了,落水失去了它的特徵,也等於魅力盡失。」

這一切,有賴大自然的環境維持原樣,人們小心不去碰觸它,落水應該還會再落個幾百年吧!

[b]懸臂原理[/b]

站在瀑布下方,我不由得擔心,看來脆弱的小溪和瀑布,怎能撐得住一幢三層樓石造住宅?

當初在遷入新屋之前,考夫曼未嘗沒有過疑慮,他擔心這棟看來顫危危的建築隨時會轟然倒塌,碎石瓦礫癱在溪流中。當考夫曼透露心中的疑慮給建築師時,萊特翻臉勃然大怒,害考夫曼不敢再吭氣。

原來,落水山莊運用建築學上的「懸臂原理」||一端為固定支點,他端為自由端形式之樑,沒有任何支點。撇開建築術語,打個大家都聽得懂的比方:懸臂樑就好像是你自個兒的手臂,朝外伸出去,靠身體的這端為固定支點,手掌那端則為自由端形式之樑。落水山莊的露臺便是這樣一片延伸出去,然後高高懸在那兒,自求平衡。運用此方法,一樓的露臺才能安然懸於瀑布之上。而二樓、三樓的露台也是同樣的原理。

一九六三年,考夫曼家族決定捐出落水山莊及周圍的林地,開放供外人參觀,至今訪客已超過數百萬人。連屋主的兒子艾加生前,也曾在哥倫比亞大學講授建築史,以自家為現成教材。他還出版過一冊大開本的《落水山莊》,據亞典老闆表示,這本書售價超過三千元,從他店裡就賣掉上千本,可見台灣的落水山莊迷還真不少。

我在想,這些年我的等待是值得的。儘管看過無以計數以落水山莊為主題的攝影集、影片,皆不及親眼所見時的視覺震撼。記得小時候,常拿著鉛筆在圖畫紙上畫房子,尖屋頂,細煙囪,有窗,有門。想著長大以後,自己住的房子一定要像這樣,俟來到落水山莊,恍然覺得這才是現代人心目中的夢想之屋。可是,也只能在夢想中吧![/siz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 2001-2009 Comsenz Inc.